4月20日上午,在湖南信息学院(开福)驾培中心,读大二的严雄正驾驶装载着机器人教练的教练车进行科目二的练习。
从外表看,这台车和其他教练车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车身上多了一些小设备,可以生成驾校培训场地虚拟的三维电子地图,并通过智能系统的语音、电子显示屏等装置对学员进行教学。
去年10月,湖南信息学院(开福)驾培中心引进了10台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教练车及5台智能学车模拟器,成为长沙首家引进“智能模拟器”及“智能机器人教练”的驾校。
“教练员提前把所有的点位告诉学员,学员再跟着机器人练。他们练熟之后,我们教练员再针对他们的动作、细节进行进一步指导。而且同时能带的学员比以前还多了。”
“教练员提前把所有的点位告诉学员,学员再跟着机器人练。他们练熟之后,我们教练员再针对他们的动作、细节进行进一步指导。而且同时能带的学员比以前还多了。”
2月27日,四川平昌发生一起驾校学员在进行场内练习时撞到另一学员致死的事故,给不少驾校敲响了警钟。开福区政协委员、湖南信息学院(开福)驾培中心负责人陈珊表示,他们则没有这个担忧。
“机器人教练车前后配备了八个雷达,能感应到距离车辆50厘米范围内的所有障碍物,安装的自动刹车安全防护系统可以确保学员练车安全。”
“机器人教练车前后配备了八个雷达,能感应到距离车辆50厘米范围内的所有障碍物,安装的自动刹车安全防护系统可以确保学员练车安全。”
对于机器人教练赞不绝口的,还有郴州宜章鸿鑫驾校的校长王飞。自2019年3月引进了10台机器人教练车后,宜章鸿鑫驾校如今已将场内26台教练车全部装上了机器人教练,没有再发生过一起刮擦或者是碰撞等事故。王飞表示:
机器人教练的应用,不仅令学员整体通过率和驾车能力有了大幅提高,驾校科目二的合格率由之前的76%提高到了88%以上,也大幅降低了驾校的运营成本。
机器人教练的应用,不仅令学员整体通过率和驾车能力有了大幅提高,驾校科目二的合格率由之前的76%提高到了88%以上,也大幅降低了驾校的运营成本。
王飞告诉记者,以驾校场内26台教练车计算,按照传统模式,每台车需配备一个教练员,每个教练员的薪资约为7万-10万元/年,即便按最低的每年7万元计算,26个教练员的薪酬支出成本为每年182万元。
然而,引进了机器人教练之后,虽说一次性购买设备花了近180万元,可每个教练员最多能同时管理5台车,如今驾校26台车只配备了6个教练员,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至少140万元。
受疫情影响,近两年来不少驾校停工停训,盈利受损。在湖南省驾培协会会长胡莹看来,智慧驾培无需教练近距离接触教学,减少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可有效助力驾校复工减轻损失。
她回忆,作为省内最早引进机器人教练的驾校,株洲市时代驾校于2020年2月24日正式复工,成为当时疫情期间湖南第一家复训的驾校。
胡莹认为,在驾校经营管理成本压力和行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环境下,借助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应用降本增效,将助力驾培行业转型升级。
湖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湖南安装的智能机器人教练已近300台,今年全省还将继续推广应用机器人教练,组织机器人教练基础和场地教学应用示范交流,加快试点应用成果转化。
“商赢控股”是旭森国际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旭森国际控股(集团)成立于 2009 年 11 月,由数十家全资、控股和参股企业所组成的跨地域,跨国界的现代化企业集团。